上海大圈群: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与影响
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上海大圈群,即上海大都市圈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,逐步崛起为世界级城市群。这一城市群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。
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最早在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6-2040)(草案)》中提出,当时是以120公里为半径范围,包括上海、苏州、无锡、舟山全境以及嘉兴、南通、宁波的部分区域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随着沪苏湖高铁、南北沿江铁路等交通动脉的相继启动规划或开工新建,上海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向周边延伸,大都市圈的范围也随之扩容。到了2020年发布的《上海市贯彻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〉实施方案》,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明确为“1+8”,即上海与苏州、无锡、常州、南通、宁波、嘉兴、湖州、舟山等8座城市,陆域总面积达到5.6万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4.7万平方公里。
上海大都市圈的崛起,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。这里坐拥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两大世界级港口,航运业发达;同时,航空业同样傲视全国,拥有上海浦东、虹桥、宁波栎社等多座民用机场,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。此外,上海大都市圈还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,涵盖了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多个核心产业领域,形成了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。
在交通一体化方面,上海大都市圈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随着沪平盐城际铁路浙江段、沪苏嘉城际铁路等多条跨省市快速市域铁路的开工建设,以及未来南通新机场和嘉兴机场的新建,上海大都市圈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,实现从上海出发至近沪地区1小时可达,九大中心城市之间90分钟可达的目标。这将极大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,为上海大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然而,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在生态环境、人口结构、创新竞争等方面,仍存在一些短板和挑战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上海大都市圈在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中制定了详细的方案,旨在通过加强区域协同、推动绿色发展、优化人口结构等措施,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上海大都市圈的崛起,不仅提升了上海的能级和影响力,也为周边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在多个城市的连通下,上海将吸引更多的精英和城市间的交互,成为苏州、无锡等城市精英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的进阶城市。同时,苏州、无锡、嘉兴、湖州等地也将成为上海打工者退而求其次的落脚地,共同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。
展望未来,上海大都市圈将以更加开放、更加包容、更加多元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。随着全球城市群的竞争加剧,上海大都市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,以在世界城市群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。同时,上海大都市圈也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,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